怎样的教练能真正唤醒杨瀚森的潜力?

巴西新帅上任,杨瀚森首遭冷遇?

执教过联盟顶级大前锋,曾是波波维奇麾下的冠军成员,还协助指导过申京这样的顶级欧洲内线。这种履历,似乎正适合为杨瀚森量身定制。

他就是蒂亚戈·斯普利特,在比卢普斯因场外问题被撤职后,这位曾经的马刺内线扛起了波特兰开拓者的指挥权。同时,他也成为了NBA历史首位巴西籍主教练。

本次临危受命,还有比斯普利特资历更深的候选,比如曾执教步行者的内特·比约克伦。然而仔细比较履历和实际效果,不难发现,年仅40岁的斯普利特更加适合这份工作。

从此前的助教岗位,到执掌巴西U23国家队,再到过去一个赛季统领巴黎篮球俱乐部取得辉煌战绩,斯普利特的教练经历兼具NBA与国际赛事的双重色彩。尤其是巴黎俱乐部时期,他继承并提升了前任托马斯·伊萨洛的快节奏和高效进攻的比赛哲学,带队打出场均127.6分的历史级别效率,让人眼前一亮。

相比全面推翻重建现有体系,斯普利特更愿意“以进为主”,在现有战术框架上逐步改良。他延续了伊萨洛的快速攻防转化思路,却在细节上更为出彩,例如注重挡拆细化和应对不同防守策略的灵活性,这让巴黎队攻克了欧洲赛场的高效进攻难题。

斯普利特的战术哲学,不禁让人联想到2014年夺冠的马刺。他是那支马刺的一员,也是当时快节奏篮球风潮的践行者。他的执教理念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个字:“进攻”。快速传导球,突破,三分,像马刺向新时代篮球致敬时一样,他也推崇着运动战中的高效打法。

在本赛季的开拓者中,斯普利特同样在推进球队节奏。虽然他未曾表态要彻底革新现有战术,但开拓者显然将走得更快。对于杨瀚森来说,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现代篮球理念的机会,同时也意味着他必须要突破自身的弱点,比如速度和体能。

体能和机动能力,向来是斯普利特对内线球员的硬指标。在巴黎,他不仅打造了全联盟运动能力最强的前场,还通过换位防守体系成功保护了身材矮小的后卫核心选手,而这种强调“大个换小个”的战术,更要求内线球员具备迅速的移动能力与广阔的活动范围。

目前,杨瀚森仍旧在三分线外犹豫不决,缺乏出手的果断决策,很难满足斯普利特要求的快速攻防。他的表现也尚未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轮换球员的标准。这表明,他的道路依然漫长。

然而与担任教练才几年的比卢普斯不同,曾在欧洲篮球长时间历练的斯普利特显然能够理解杨瀚森的境遇。作为一个29顺位球员,斯普利特也曾等待漫长的三年,才从欧洲来到NBA。他非常清楚,如何从一名传统的大中锋成长为一位符合现代篮球潮流的全面球员。

或许正因为这样,斯普利特会对杨瀚森多几分耐心,多一些引导。尽管杨瀚森目前还需要大量时间成长,但斯普利特无疑是个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教练。他的球队建设强调长远发展,这样的“前提”或许正是杨瀚森所需要的机会。

巴西新帅上任,杨瀚森首遭冷遇?

对于球队和球迷来说,这同时也是一种定心丸。虽然杨瀚森的崛起可能并非一朝一夕,但在斯普利特的护航下,“潜力股”成为未来的基石并非不可能的任务。